生活粗糙,精致不起来?学习如何断舍离,卧室第一要素是安全
生活粗糙,精致不起来?跟山下英子老师一起来《断舍离》吧
【资料图】
每天早上,面对塞得满满的衣橱,把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却总是挑不出称心如意的一件。对着镜子懊恼的说:"又该买衣服了。"
每个周末一次的大扫除,想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把扔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衣柜里藏一些、杂物间堆一些,客厅总算是打扫干净了,可是到了周一,客厅里总是又散乱着衣服、书籍、孩子的玩具,家里似乎总有收拾不完的东西。
朋友送来的纪念品、旅游一时兴起买来的不适用的民族服装、躺在衣柜里很多年不穿的衣服,弃之可惜、留之无用,可是偏偏就是静静的躺在那里很多年。
以上的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好像说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被不断增加的物品围绕着,却满满的都是束缚感,整理对我们来说变成了一种负担。
怎样才能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让自己生活的空间变得优质起来?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断舍离》或许能给我们一个答案。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编写的,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整理的概念-- "断、舍、离"。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山下老师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职业感到很好奇?她的工作是建议、协助客户重新审视堆满整个住所的物品,通过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依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最后,住所收拾干净了,客户也能顺便与自己内心中的垃圾说再见。
作为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老师成功的帮助过很多生活人重塑整理观念,同时也在整理生活空间的过程中,清理了自己内心的垃圾,从而让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断舍离"机制--不收拾的收拾法
山下老师对断舍离的解释: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整理技术。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同时整理内心的破烂,让人生变得更积极更完美。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书中给出三点建议: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不接受;只添置必须物品。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主要有三点:收拾没用的破烂,卖掉或赠送不需要的物品,缩小喜好范围。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了解自己,爱上自己,最后达到心情的愉悦。断舍离就是通过"断"和"舍"促进物品代谢,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用需要、合适、舒服的取代,最终达到"离"的状态。
不等同于我们以往观念里的"打扫"、"收纳"。打扫是把物体的表面清洗干净,以达到视线范围内的整洁效果。收纳是则是把东西从视线范围内收理归类放置到另一个地方。
山下老师提出"断舍离"打扫艺术分为三个步骤:既筛选物品(断、舍的过程)、整理、打扫。
断舍离最重要的一步是筛选必要物品,这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取舍--时间轴和关系轴。
总结来说,就是选择当下和自己相称的东西,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之后,身边留下的都是自己此时最需要、最适合自己的,让我们保持心情愉悦,就不再需要收拾了。
所以山下老师把"断舍离"称为不收拾的收拾法。
"断舍离"的艺术--打开与人生的链接
为什么有些东西,明明放在一处没有什么用途,可是我们总是无法下定决心将它扔掉?
事实上,我们喜欢囤积物品,往往反映出我们内心的执念,只是我们很少会认真的思考这一层内在的关联。
1、断舍离让我们实现自我完善
很多人总是忙于购物,有几种因素支配着他们的购物欲。一是经不起折扣的诱惑,总是在商场折扣价时被动的买下许多"可能"用的着的物品,实际上可能买回来就没有打开过包装盒。二是不安全感的驱使,总是害怕东西不够,所以买入大量的囤积物品,过期了都用不完了。
生活中,被折扣诱惑的场景很常见。现在网络购物大肆流行,"双十一"、"六一八"、"双十二"、"五二〇",各路商家巴不得每天都能创造一个庆典,然后打出各种折扣价营销自己的产品。
人们往往是守着有便宜一定要捡的心里,每次活动不买似乎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事实证明,活动期间常出次品。那些因为贪图便宜买来的东西,常常是我们最不愿意拿出来用的东西。
一个人使用的物品,能够反应出自我形象。贪图便宜的人,往往潜意识里畏惧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便宜的东西就刚刚好适合自己,这是一种自我贬低的心理。因为心理原因作祟,很多明明已经不适用的东西,却偏偏固执的保留了很久。
扔不掉东西,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状态:有人因为逃避现实,用忙碌现实自己的不满,家里乱七八糟的状态又加重他们逃避的趋向;有人执着于过去,对象征着过去美好的东西弃之不舍;有人担忧未来,不断囤积物品,试图抚平内心的焦虑。
断舍离的过程,让我们不断的对物品进行筛选,当我们意识到皱巴巴的衣服可能拉低自我形象,脏兮兮的水杯可能毁掉我们走向高品质生活的可能的时候,选择当下适合自己的物品,抛弃已然不适合的东西就变得容易多了。
断舍离的精髓在于,通过不断的分析判断、筛选物品,实现自我完善。带来空间整洁的同时,也能整理我们的内心世界。
2、断舍离能改善周边人际关系
断舍离带来的影响就像蝴蝶效应。比如扔掉自己经不穿的、不再适合自己的衣服,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当我们开始整理自己的衣橱,只留下适合自己的、能凸显自己优势衣服时。渐渐的从穿着上发生了变化,自己对待自己不再那么随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连周围的人也开始尊重自己了。
那些被我们囤积在角落里的物品里,和我们自身的执念一样,潜藏着一种腐朽的力量。山下老师将没有收拾的屋子比作便秘,房间比作肠道。我们会因便秘产生麻痹状态,同样也会习惯房间乱七八糟的状态。便秘的时候,病菌会释放毒素,同样乱七八糟的家代表停止运和腐朽运的灰尘与杂物同样让我们生病。杂物散发的消极能量阻止我们变好、向上的积极态度。久而久之,我们的精气神都会散发着消极的力量。
断舍离只让我们觉得当下最适合自己、让自己最舒服的东西保留下来。当我们使用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全身心的舒适而放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断舍离通过最终达到的这种状态,让我们从消极和悲观中解脱出来,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周围的气场得以改变,连人际关系也会跟着好起来。
断舍离开实践办法--三招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任何一次革命,开始的时候总是最困难的时候。断舍离就好像是一次打扫的革命。如何摒弃我们从前只知道收纳和清洁的打扫误区,真正开始断舍离这种全新的打扫方法呢?在本书中山下老师提出了一些具体实用的实践方法。
1、 集中于一点,打开断舍离的突破口
一个好的开始能增强信心,让我们更有动力继续坚持目标。所以,第一次开始断舍离时,选择一个难度相对简单的场所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日里就觉得打扫困难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选择一个场所得到第一次突破,会增强行动的决心。确定收拾的时间和目的。重视健康及安全:从生存基本场所着手-厨房、卧室、厕所等;希望作用于心理深层:着手于看不见、不想看见的,但是自己知道并且在意的场所;重视运气:玄关或者卧室。
从不需要分类的场所入手,不擅长整理、收纳的人,也不擅长分类。比如从只能放食物的冰箱、只能放鞋子的鞋柜开始。
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下手。简化分类标准:需要或不需要。只留下一个标准,大大减小了判断的难度。
2、实用的整理技巧
巧妙利用大中小三分法:物品大致分为三类,再细分为三类。不断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混乱。
利用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看不见的空间只放七成满,留下三成空间,让人有想要收拾的欲望。看得见的空间,遵循五成收纳原则,营造高品位。
总量限制之替换原则:挑选自己喜欢的物件东西进行收纳,严格删选出的物品,提升品位,这样连打扫的时候也会变得心情愉悦。
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只需一个动作原则,减少把东西拿出来或放回去的压力;自立、自由、自在法则,东西采取立式存放方法,能够自由拿取,保留物品最自在的形态。
3、断舍离的级别参考
在书中,山下老师给出了断舍离的级别参考,参加过她的讲座的,一半左右的人已经达到中级水平。让我们也一起来看看自己处在哪个层次吧。
断舍离前:气场等级为腐败。空间处于垃圾场状态,堆积大量物品。处于判断水平,对物品的数量与质量没有知觉。
初级:气场等级为停滞。空间呈现仓库状态,杂乱,过多分类。这个阶段已经意识到物品的数量与质量判断是够需要,直面对丢弃的迷惘。
中级:气场等级为新陈代谢。住所处于可掌控状态,能做到适量选择物品,能快速判断物品是否必须。筛选物品时不会拿可惜当借口,习惯了果断与下狠心。
大师级:气场等级为上升。空间呈现出自在状态。物品性能高、有美感,物品有最低限量的度。这个阶段的人致力于精挑细选、物尽其用。
对照山下老师给出的级别参考,可以初步评判自己目前所处的层级。层级越往下,表明自己对物品的主宰权利越低。层级越往上,说明自己越能和物品做朋友。以交朋友的姿态对待自己使用的物品,打扫起来自然更上心,这就大大的增加了自己打扫的意愿。从而使整体空间能够长期保持清爽和整洁。
断舍离带来的改变--从环境到内在的自我升华
学会断舍离之后,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畅快感和解放感。在当我们学会了准确判断身边物品存在的价值,一眼分辨哪些属于直接可丢弃的物品的时候,我们就从被物品支配的感觉里解脱出来了。
通过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与自己内心的执念斗争,慢慢的形成属于自己的思考观念。在清理空间堆放的垃圾的同时,也释放了内心堆积的心理垃圾。这一过程中,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改变。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三点改变:
1、启动自动整理机制。
当我们通过彻底断舍离,筛选出需要、适合、束缚的物品,周围只剩下当下最需要的东西是,自然而然不会再允许房间乱糟糟的情况。通过断舍离,训练自己能够信赖自己,最终彻底摆脱"没法收拾的自己"。从被动的"打扫"工作转变为主动的保持,从而启动了自动整理机制。
2、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个人形象。
筛选物品的过程中,试着舍弃掉那些虽然用着还好,但是不能体现档次的东西,改为使用高于当前自我设定形象的物品,久而久之自我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刺激自我完善,带来看不见的变化。
断舍离的过程为我们清理阻塞的思维,让人更自信、更自在的面对深层次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要花时间面对自己的潜意识,甚至在扔掉某一件东西的时候,顺便也清理了纠结与内心的某个症结。
断和舍的过程就像一次与自我的深层次对话,每次筛选出需要丢弃的物品,都像一次与自我执念争斗的过程,丢掉舍不得扔弃的东西的同时也摒弃了曾经的执念,然后树立起更好的自我。
如果觉得当前的生活状态停滞不前、如果觉得对当下的自己感觉不满意、如果觉得生活环境乱七八糟、如果觉得周围人事关系总是紧张,不如拿起山下老师的这本书,跟着她的指引,迈出断舍离的第一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标签:
相关文章
刚刚,华为官宣:华为Mate60Pro+ 华为MateX5正式开启预订!有这几款配置,速看......
刚刚,华为手机官宣:今天,华为Mate60Pro+、华为MateX5加入先锋计划,